第(3/3)页 旋即,是经久不息的掌声和赞叹声。 “老杨头,几天不见,你又创了新曲儿?!” “我看你肯定能去道儿北了!” “那边的人可爱听新曲儿了!” 杨爷爷笑了笑:“我只是大体记住了调儿,研究清楚曲子里每个细节,恐怕还要花上些时日。小秦啊,以后你要再来几次。” 秦九章道:“好说!” 民国的大部分老艺术家,都是不识谱的,全靠一双手还有乐感。 正好秦九章也只认简谱,深点的乐理一窍不通。 杨晓寒说:“去道儿北拉二胡,真的不敢想!” “可惜没有麦克,不然怎么也得给你们助兴唱两句。”秦九章开玩笑道。 “什么助兴?什么麦克?”杨晓寒问。 秦九章笑道:“曲子嘛,总归要有词。” 杨晓寒说:“我想起来了,大宋朝的柳永,就爱填词。” 杨爷爷打断两个年轻人,说了一句更现实的:“咱这些道儿南的,即便练好了,没有门路,想去道儿北也不容易。” 秦九章说:“杨爷爷,我和伶界大王梅兰芳有‘一拉之缘’,抽空见到他,看能不能让他求个情,帮你们去道儿北演一场。” “一拉之缘?”杨晓寒说。 “就是拉过他一次。” “我知道,但这算什么缘?” “哈哈!”秦九章拍拍胸脯,大言不惭道,“这些个被我拉过的,以后都得报答我哪!” 杨爷爷也不太相信:“能被西城第一车夫拉,确实有些噱头,但……” “总之,你们放心吧!”秦九章打包票道。 能去道儿北的茶楼卖艺,收入自然比道儿南高,地位也要比道儿南高。 道儿北的茶楼戏院经常会有达官贵人光临。 那些梨园大佬,也都只在道儿北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