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陈锦弦摇了摇头:“既然我们已经结拜,那大哥就给你们讲个故事,当路上解闷了。” 话说十七年前,就在红岭镇上,二品文官陈世福家中得一子,隔壁三军统帅赵括得知前来祝贺,两家本来便和睦,再加上赵家也有一女,年仅一岁,尚未取名,小名叫华华。 两人一拍即合,定下了娃娃亲,双方便想着取名。 “陈先生,这名字,我一五大三粗的莽夫想不出,你来取名吧。” 陈世福思索片刻回道“好啊,那就叫赵思年如何?” 赵括连忙点头:“我赵括虽然识得几个大字,但也不懂其意,只觉得怪好听的。” 陈世福接着说道:“赵思年,年年思年年,年年念年年。” 赵括一拍手称赞:“不愧是陈先生,好名字好名字啊!” 陈世福思索着说道:“那犬子取名叫陈锦弦,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” 就这样双方定下了娃娃亲,文官武官在邻,陈锦弦占得父亲衣襟,说不上文采斐然,但也识得几万字,赵思年从小孤立,也只有陈锦弦这一从小到大的玩伴,两人互相指导,陈锦弦习得赵家一些功夫,赵思年也学得好多字。 后面的事悠然而知,陈锦弦七岁时魔军屠杀,上了龙虎山的陈锦弦每日担忧赵思年怎么样,师父见陈锦弦执念太深掐指一算便只告诉陈锦弦,她还活着,你好好练功才能去找她,陈锦弦心里大石算是放下,十年后便是出山之时。 陈锦弦不禁怀着对大道的好奇求学欲望,也交杂着混迹江湖的英雄风气,更包含的是对魔军恨之入骨,但要说最多的,便是这位姑娘。 第(3/3)页